博文

目前显示的是 三月, 2025的博文

深度理解D结构的本质

图片
  著作权声明与免责声明见侧边栏! no title 深度理解D结构的本质 "> 深度理解D结构的本质 1. 概念理解确认:D结构的本质 "> 1. 概念理解确认:D结构的本质 D结构本质是“递归”有限 GRL 路径积分的广义数学结构,其中的“递归”并非狭义的函数反调用,而是等价于 决策空间的复合嵌套结构 ,形式上可表示为: D 1 { D 2 { D 3 , D 4 , …   } , …   } D_1\{D_2\{D_3, D_4, \dots\}, \dots\} D 1 ​ { D 2 ​ { D 3 ​ , D 4 ​ , … } , … } 这是一种从“逻辑层次结构”出发的广义递归,而非传统编程意义下的“调用栈递归”。 2. 理解一:D结构 = 复合 GRL 路径积分结构 "> 2. 理解一:D结构 = 复合 GRL 路径积分结构 设一个路径积分子结构为: D i : = 有限状态集  S i  上的 GRL 路径积分: ∫ π ∈ T i L i ( s , w i ) d s D_i := \text{有限状态集 } S_i \text{ 上的 GRL 路径积分:} \int_{\pi \in T_i} L_i(s, \mathbf{w}_i) ds D i ​ := 有限状态集   S i ​   上的  GRL  路径积分: ∫ π ∈ T i ​ ​ L i ​ ( s , w i ​ ) d s 则复合结构满足: D 1 { D 2 , D 3 } ⇒ 将  D 2 , D 3  的积分结果作为状态输入嵌套于  D 1  中 D_1\{D_2, D_3\} \Rightarrow \text{将 } D_2, D_3 \text{ 的积分结果作为状态输入嵌套于 } D_1 \text{ 中} D 1 ​ { D 2 ​ , D 3 ​ } ⇒ 将   D 2 ​ , D 3 ​   的积分结果作为状态输入嵌套于   D 1 ​ ...

“变种微分动力机制:从黑箱统计到可追踪解析的演化跃迁

图片
  著作权声明与免责声明见侧边栏! no title “变种微分动力机制:从黑箱统计到可追踪解析的演化跃迁 "> “变种微分动力机制:从黑箱统计到可追踪解析的演化跃迁 1. 克服传统 RL 的三大结构性局限 "> 1. 克服传统 RL 的三大结构性局限 问题维度 传统强化学习(RL) 变种微分动力机制(GRL 路径积分) 模型结构 稀疏状态转移矩阵 + 经验采样 偏序拓扑结构 + 泛逻辑张量路径 函数建模 经验函数近似 + 黑箱优化 可解析泛函数 L ( s , w ) L(s, \mathbf{w}) L ( s , w ) 超参数调优 固定或手工调参,依赖试验 微分反馈驱动的自适应迭代机制 2. 数学突破:从“拟合行为”到“解析推演” "> 2. 数学突破:从“拟合行为”到“解析推演” 传统 RL 中策略优化依赖于统计经验积累与奖励回传机制,其核心表达为: Q ( s , a ) ≈ E π [ ∑ t = 0 ∞ γ t r t ] Q(s,a) \approx \mathbb{E}_{\pi} \left[ \sum_{t=0}^\infty \gamma^t r_t \right] Q ( s , a ) ≈ E π ​ [ t = 0 ∑ ∞ ​ γ t r t ​ ] 这是一种统计拟合形式,缺乏结构可解释性。 在变种微分动力机制中,路径优劣由逻辑性泛函数积分主导: π ∗ = arg ⁡ max ⁡ π ∑ s ∈ π L ( s , w ) \pi^* = \arg\max_{\pi} \sum_{s \in \pi} L(s, \mathbf{w}) π ∗ = ar g π max ​ s ∈ π ∑ ​ L ( s , w ) 其中 L ( s , w ) L(s, \mathbf{w}) L ( s , w ) 为结构明确、可导的逻辑泛函数,其参数通过微分反馈更新: w t + 1 = w t + η ⋅ ∇ w G ( π ∗ , w t ) \mathbf{w}_{t+1} = \ma...

“变种微分动力”的可调性:GRL路径积分中算力与演化机制的动态适配性

图片
  著作权声明与免责声明见侧边栏! no title “变种微分动力”的可调性:GRL路径积分中算力与演化机制的动态适配性 "> “变种微分动力”的可调性:GRL路径积分中算力与演化机制的动态适配性 1. 定义:何为“变种微分动力”? "> 1. 定义:何为“变种微分动力”? 在传统变分法中,路径最优问题通常表现为作用量泛函 S [ π ] = ∫ L ( x , x ˙ )   d t S[\pi] = \int L(x, \dot{x}) \, dt S [ π ] = ∫ L ( x , x ˙ ) d t 的极值问题,其导出动力学满足欧拉–拉格朗日方程: d d t ( ∂ L ∂ x ˙ ) − ∂ L ∂ x = 0 \frac{d}{dt} \left( \frac{\partial L}{\partial \dot{x}} \right) - \frac{\partial L}{\partial x} = 0 d t d ​ ( ∂ x ˙ ∂ L ​ ) − ∂ x ∂ L ​ = 0 而在 GRL 路径积分理论中,“变种微分动力”表现为一种 逻辑性度量引导下的泛函数演化规则 ,其不局限于传统时间微分结构,而可根据以下因素灵活调整: 泛函数形式 L ( s , w ) L(s, \mathbf{w}) L ( s , w ) (如非线性组合、逻辑张量、规则表达式); 状态空间拓扑 T T T (偏序结构、有向图、路径族); 参数演化方式(常微分、非交换微分、结构张量流等)。 2. 可调机制:为何“变种微分动力”具有灵活性? "> 2. 可调机制:为何“变种微分动力”具有灵活性? 这一机制体现出三重可调性,使 GRL 路径积分在有限算力或异构系统中具备高度适配性: 维度 描述 数学表达 算力适配性 控制泛函展开阶数与路径深度,适应计算资源 ∑ i = 1 k w i p i ( s ) \sum_{i=1}^k w_i p_i(s) ∑ i = 1 k ​ w i ​ p i ​ ( s ) 、裁剪 Depth ( π...